17岁网贷平台风险警示未成年人借贷隐患解析
最近在手机上刷到不少广告,"零门槛借款"、"学生也能轻松贷",看得人直冒冷汗。这些网贷平台就像藏在手机里的糖果陷阱,专门盯着还没成年的孩子们下手。
一、孩子们掉进网贷陷阱有多容易?
小张今年高二,用同桌的身份证注册了个网贷App,五分钟就到账了五千块。他拿着这钱买了新款手机,可三个月过去,利滚利变成了两万多。这种真人真事每天都在上演,现在随便打开个社交平台,借钱广告比正经学习资料还多。
这些平台使的招数可多了:有的装成学长学姐套近乎,有的在游戏直播里插广告,还有的直接用"不告诉家长"当诱饵。孩子们哪见过这些套路?看见能买限量球鞋、能充游戏点券,脑袋一热就点了申请。
二、借钱一时爽 还钱火葬场
你想想看,十七八岁的孩子能有多少自制力?借了钱买手机买球鞋,下个月还款日才发现要还的钱比自己零花钱多好几倍。不敢告诉家长,只能拆东墙补西墙,结果窟窿越捅越大。有个真实案例,初三学生借了3000块,最后要还8万,把爹妈气得住进医院。
更可怕的是,这些网贷会毁掉孩子对钱的正确认识。他们以为动动手指钱就来了,根本不懂赚钱有多难。有的孩子搞到退学,有的甚至被催债公司找上门,精神都出问题了。
三、谁在给孩子们挖坑?
说白了就是黑心平台在钻空子。虽然法律规定不让给未成年人借钱,但人家换个马甲照样干。用虚拟手机号注册、找人脸识别破解,这些歪门邪道防不胜防。有的甚至专门开发学生贷App,利息高得吓死人。
家长和学校也有责任。很多父母自己手机都不设密码,孩子拿手机玩游戏的时候,广告自己就弹出来了。学校光顾着抓学习,没人教孩子怎么管钱,怎么防诈骗。
四、咱们能怎么办?
先说最重要的,发现孩子借钱千万别上来就打骂。先冷静下来查清楚欠了多少钱,赶紧联系平台说孩子未成年,要求停止计息。必要时候直接报警,现在法律对这种套路贷打击很严。
平时要把支付软件都设上密码,别让孩子知道银行卡信息。多跟孩子聊聊新闻里那些被网贷坑惨的案例,让他们知道这不是游戏币可以随便花。学校也该开点财商课,别光盯着考试分数。
最后给监管部门提个醒,得把这些网贷平台盯紧点。发现一个查处一个,别让它们换个马甲继续害人。网络平台也该负起责任,别为了赚广告费什么垃圾广告都接。
孩子就像小树苗,网贷这种毒瘤要是不早点拔掉,不知道要毁了多少家庭。咱们得联起手来,给孩子筑道防护墙,别让他们的青春栽在网贷这个深坑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