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贷骗局揭秘警惕高息虚假套路陷阱
最近发现朋友圈总有人发"下款快""零门槛"的小广告,我哥们老张就栽在这上头。上周他急用钱,手一滑点了那个"日息千三"的网贷广告,结果钱没到手,反而被坑了五千块"会员费"。气得他直拍大腿:"都是贪便宜害的!"今天咱们就唠唠网贷里的那些套路,看完你也能当防骗专家。
一、天上掉的馅饼,里面藏着铁钩子
"免息30天!"、"秒到账不要抵押!"这类广告现在满大街都是。但您仔细想想,银行都做不到的事,那些APP凭啥这么牛?去年有个案例,深圳有位大姐申请五万贷款,结果被要求先交六千"保证金",钱一打过去对方就人间蒸发。这种骗局专挑急用钱的人下手,先用甜头诱惑你,再找借口让你掏钱。
记住:凡是贷款前要交钱的全是骗子!正规平台只会放款后扣除费用,哪有一分钱没见着就让您先打款的道理?
二、砍头息套路深,借一万到手七千
有些平台玩文字游戏玩得贼溜。说好借一万,利息每月200,结果到账只有七千,那三千说是"服务费"。这跟高利贷有啥区别?去年315晚会曝光的那家平台,实际年利率高达498%,借一万要还三万多,这哪里是贷款?分明是抢钱!
教您一招:管他手续费还是管理费,统统算进利息里。用手机自带的计算器算总还款金额,超过法定利率36%的,直接拉黑举报一条龙。
三、个人信息别乱给,当心被卖掉
填资料时要当心!有个同事在APP上填了身份证、通讯录,结果没两天全家都接到催债电话。原来骗子用他的信息去其他平台贷款,现在反倒说他欠钱。这种"被贷款"的糟心事,搁谁身上都膈应。
重点提示:
1. 查清平台资质(去银保监会官网查备案)
2. 验证码打死不说
3. 通讯录里别存领导电话
4. 身份证照片加水印
要是真遇上网贷纠纷,别怂!保留聊天记录和转账凭证,直接打12378(银保监投诉电话)或者去"国家反诈中心"APP举报。去年杭州就有个大学生靠这些证据要回了被骗的钱。
最后送大家三句话:
急用钱先找正规银行
高利息背后必有大坑
捂紧钱包最保险
网贷这事就像玩扫雷,稍不留神就炸。记住:钱能慢慢赚,信用毁了可难补。咱们普通老百姓,安安稳稳过日子最实在。您要是身边有人正打算网贷,赶紧把这篇文章转给他看看,说不定就少个受害者呢!
(数据补充:国家互金风险整治办数据显示,2022年全国网贷诈骗涉案金额超82亿元,受害人平均年龄28岁,其中在校大学生占比高达37%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