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贷平台哪些上征信必看名单及影响解析
老铁们,最近总有人问我:网上借钱到底会不会影响征信啊?今天咱们就唠唠这个事儿。说句实在话,现在网贷平台多得像雨后春笋,但有个坑千万别踩——有些平台借钱不还直接给你征信记一笔,轻则以后贷款难,重则直接变"老赖"!
一、这些平台借钱就像在征信系统"打卡"
先给大伙儿划重点:所有名字里带"银行"、"消费金融"的平台,比如你熟悉的某呗、某条,只要借了钱就像在征信报告上"签了到"。最近两年还有个新变化,很多小贷公司也接入了征信系统,特别是那些注册资本过亿的大平台,十有八九都会把你的借款记录报给央行。
这里有个误区要提醒:别以为借几百块就不会上征信!现在很多平台都玩"小额多次"的把戏,表面上额度小,实际上每笔借款都暗戳戳地往征信系统里塞记录。我一个朋友就因为半年内在某平台借了20多次小额,申请房贷时被银行怀疑"以贷养贷",直接给拒了。
二、征信花了有多惨?这些后果比高利贷还狠
1、买房买车变困难模式:现在银行审核贷款,看到征信报告上有网贷记录,就跟看到烫手山芋似的。上周隔壁王姐去办房贷,就因为在某分期平台有3笔未结清记录,利率直接上浮了1.5%,算下来多还了十多万利息。
2、找工作可能被嫌弃:越来越多的好单位开始查征信,特别是金融、国企这些"铁饭碗"。去年就有个应届毕业生,因为大学期间在某网贷平台逾期3次,错过了心仪的银行工作机会。
3、生活服务处处受限:现在连办个手机卡、装个宽带都要查信用分。我一个亲戚就因为征信有呆账记录,过年回老家连高铁票都买不了,最后只能坐大巴回去。
三、防坑指南在手 借钱也能很体面
1、查平台底细有妙招:登录"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"官网,找到"接入机构名单"一查便知。或者直接打电话给平台客服,问他们是否接入征信系统,记得要录音留证据。
2、还款日设置三重保险:手机日历提醒+绑定银行卡自动扣款+提前两天检查余额。千万别相信"三天宽限期"这种话,有些平台逾期1小时就给你记上一笔。
3、遇到困难别玩失踪:现在很多平台都有延期还款政策,特别是疫情期间。主动联系客服说明情况,提供失业证明或医院病历,八成能争取到1-3个月的缓冲期。
提醒各位:今年开始,国家在搞征信系统大升级,水电费欠缴、手机卡欠费都可能影响征信。所以说啊,信用社会真的来了,咱们得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自己的征信记录。记住喽,借钱不是问题,问题是不长记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