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贷人死亡债务由谁偿还家属需负责吗
这两天收到好几条私信,都问同一个揪心事儿:家里有人借了网贷突然走了,催债电话天天打过来,这种情况到底该不该还钱?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讲讲这个事,保证您听完心里有谱。
一、法律究竟怎么说的?
按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一条,说白就是:活着时候欠的债,要是人没了,继承人拿到多少遗产,最多就还多少钱。比如张三欠了30万,他留下的房子遗产值50万,那继承人就先拿30万还债。要是遗产就剩5万块,还款上限也就是这5万,剩下的25万跟家属没关系。
不过这里头有个特殊情况。如果夫妻俩共同签的借款合同,或者这笔钱确实用在了家里开支,那配偶可能要承担连带责任。但这种情况现在其实挺少见的,网贷平台一般不会让配偶共同签字。
二、现实中最常见的三大误区
1. 误以为"父债子还"
上个月有个真实案例,李女士父亲去世后,催收公司天天威胁说"不还钱就发律师函"。其实她根本就没继承父亲任何财产,最后咨询律师后直接报警处理。
2. 被"上门催收"吓住
很多催收员会故意说要去单位闹事,或者爆通讯录。其实现在国家严打暴力催收,遇到这种情况直接录音举报。有个朋友去年遇到这事,收集证据向银保监会投诉后,对方马上就消停了。
3. 稀里糊涂签协议
有些平台会哄骗家属签"还款承诺书",这相当于主动背债。遇到过最离谱的案例,平台让家属每月还500,结果硬是还了两年才发现根本不该还。
三、家属正确的应对姿势
第一步:整理明白账
先把所有借款合同、转账记录收集好,拿着死亡证明去各个平台查具体欠款。去年有个案例,家属整理后发现去世亲人实际借款8万,但平台却说是15万,多出来的都是"服务费"。
第二步:遗产要算清楚
不管是存款、房子还是车子,先列个明细。如果遗产不够还债,超过部分可以不用管。记住,继承开始后两个月内要向法院申报债权。
第三步:学会说"不"
遇到催收纠缠,可以明确告知:"根据民法典1161条,我们在遗产范围内承担责任,请通过法律途径解决。"有位王先生就这么硬气回应后,平台反而主动提出减免部分债务。
四、这些特殊情况要当心
1. 保险金也能抵债?
如果受益人指定的是家人,这笔钱不用还债。但如果没指定受益人,保险金可能被划为遗产。去年某地法院就判过一个案例,没指定受益人的100万保险金被用来还贷。
2. 共同经营债务
要是借的钱用于家庭生意,可能需要共同承担。不过得证明借款确实用于经营,这方面举证责任在平台。
3. 未成年子女问题
特别提醒:未满18周岁的孩子绝对不用承担债务。有催收恐吓要让孩子还钱的,直接报警处理。
五、这样做最稳妥
1. 及时做遗产公证
最好在3个月内去公证处办理,可以明确继承范围。有个案例就是因为拖延了半年,结果房子被平台申请查封了。
2. 必要时要请律师
遇到复杂情况,比如同时存在多个债权人,建议花点钱找专业律师。去年有家属花2000块咨询费,结果省下十几万不该还的钱。
3. 心理建设很重要
很多家属会被道德绑架,觉得"人死债不烂"。其实法律都规定了有限责任,没必要自己背心理包袱。必要时可以找心理医生聊聊。
最后说句实在话,人走了本来就够难受了,千万别再被债务问题二次伤害。该尽的责任尽到,不该背的锅坚决不背。记住,法律是保护守法公民的,遇到不讲理的催收,该硬气的时候就得硬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