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额贷款公司资金来源与融资渠道解析

说到小额贷款公司,大家可能都见过街边那些挂着“xx小额贷款”的牌子。这些公司整天在给小微企业、个体户放贷款,他们自己又是从哪儿搞来这么多钱的呢?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行业找钱的那些门道。

一、自己兜里先掏钱

开个小贷公司可不是空手套白狼,首先得自己真金白银往里砸。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,全国性的小贷公司注册资本最低要5个亿,地方的也得5000万起步。这些钱主要用在日常放贷运营上,算是最基础的“本钱”。比如老王开的小额贷款公司,启动资金就是几个股东凑的八千万,头一年就靠着这些钱做起了生意。

二、找银行借钱这招行得通吗?

很多人以为小贷公司和银行关系铁,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。银行借给小贷公司的钱最多不能超过其资本金的50%,而且大部分银行压根不乐意借。不过有些地方政策开绿灯,像重庆、浙江就允许优质小贷公司从银行多借点钱。去年浙江某小贷公司就靠着当地政策多贷了三千多万,这才接下了几个大单子。

三、发债这路子走起来有多难

小额贷款公司资金来源与融资渠道解析

虽然政策允许小贷公司发债融资,可实际操作起来门槛高得很。评级机构要看你有没有3A资质,还要查过去三年有没有违规记录。全国几千家小贷公司里,能在银行间市场发债的算上手指头都数得过来。去年深圳有家小贷折腾大半年才成功发了个2亿的私募债,光准备材料就堆了半人高。

四、ABS这新玩意靠谱吗?

最近几年流行起来的资产证券化(ABS),说白了就是把放出去的贷款打包成理财产品卖掉。这招用得好能快速回笼资金,但操作起来特别烧脑。得找券商、律所一大堆中介,光服务费就要吃掉利润的15%。四川有家公司去年搞了单ABS,两亿的规模最后实际到手才一亿七,中间各种费用扣得肉疼。

五、互联网渠道打开了新路子

现在不少小贷公司开始玩线上融资,比如在P2P平台卖理财产品,或者跟互联网巨头合作导流。这种模式来钱是快,但监管也盯得紧。去年江苏某公司搞线上融资,三个月就募了五千万,结果因为宣传话术违规被罚了八十万。这钱来得快去得也快,搞不好就踩雷。

小额贷款公司资金来源与融资渠道解析

六、股东输血这招还能用多久

很多小贷公司背靠大树好乘凉,主要靠母公司或者关联企业输血。但这两年经济大环境不好,母公司自己都勒紧裤腰带。广东有家小贷去年本来指望集团再注资一个亿,结果母公司说今年行情差,只给了三千万,搞得资金链差点断裂。

七、行业现在卡在哪儿?

现在整个行业最头疼的就是钱不够用。超过6成小贷公司反映融资渠道太窄,平均融资成本高达12%,比银行基准利率高出一大截。监管部门虽然说要拓宽渠道,但各地执行力度参差不齐。像云南有家小贷申请银行贷款,材料递上去半年了还没批下来。

八、出路到底在哪儿?

小额贷款公司资金来源与融资渠道解析

想要打破僵局,关键还是要靠政策支持和业务创新。有些地方开始试点小贷公司同业拆借,重庆已经搞起了小贷行业协会的资金调剂平台。同时利用大数据风控技术,把放贷不良率控制在2%以内,这样融资时才有议价筹码。浙江有家小贷接入政府征信平台后,融资成本直接降了3个百分点。

看着这些五花八门的融资手段,不得不说小贷公司为了搞钱真是各显神通。但说到底,这个行业要健康发展,光会找钱还不够,关键要把风控做实了,把服务做精了。毕竟只有真正帮到小微客户,这些融资来的钱才算花在了刀刃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