征信损失是什么意思影响与如何避免解析
前两天碰到邻居老张,愁眉苦脸说房贷被拒了。一查才知道是网购分期忘记还,在征信报告上留了污点。现在很多人都不清楚,那张看不见的"经济身份证"要是花了,可比丢了钱包麻烦得多。今天就和大家唠唠这个事儿。
一、征信受损的"后遗症"比你想象的严重
现在连坐高铁飞机都不查征信,但真要出问题的时候,处处碰钉子。最常见的当然是借钱难,银行看见征信有瑕疵,要么直接拒贷,要么把利息调高两三个点。去年有个朋友创业,就因为三年前助学贷款晚还了两个月,生生多付了十几万利息。
更扎心的是现在租房也要看信用。房东们学精了,特别是一线城市,宁愿空着房子也不租给征信有问题的人。我表弟前阵子找工作,好不容易拿到大厂offer,结果人事部调取信用报告发现有多次网贷记录,最后卡在了背调环节。
别以为只有欠钱才会上黑名单。我同事就吃过哑巴亏,手机卡欠费停机三个月,结果在征信报告上显示"通讯欠费记录"。现在水电煤气费、社保缴纳全联着网,哪个环节出纰漏都可能坑了自己。
二、这些坑千万别踩 90%的人不知道
最常见的就是信用卡"断片"。现在年轻人手里三四张卡很正常,但记错还款日的可不少。上个月有个客户,原本要还八千,结果手抖少输个零,就因为差这八百块,硬是在征信上记了一笔。
网贷平台更是隐形杀手。那些"点点手机就放款"的广告看着诱人,但只要点一次查询,征信报告就多一条记录。银行看见半年查了十几次网贷,立马把你归入"高风险人群"。去年双十一,我堂妹为了凑满减连点七个购物分期,结果买房贷款时被要求首付多交两成。
担保这事更不能随便应承。老家亲戚帮朋友做贷款担保,结果对方跑路,现在自己征信挂着大几十万的连带责任。最冤的是,有人连ETC欠费都不知道,车子年检时才发现进了信用黑名单。
三、守住信用分其实很简单
第一招叫"双保险还款法"。把所有信用卡还款日调到发工资后三天,再设个手机日历提醒。更稳妥的是绑定支付宝自动还款,但记得储蓄卡里要留够钱。有个客户把工资卡和信用卡绑定,又在还款日前两天手动检查,双重保障从没出过错。
第二招是定期"体检"信用报告。现在每年有两次免费查询机会,建议六月和十二月各查一次。重点看有没有莫名其妙的贷款记录,去年就有客户发现被冒名办了信用卡,幸亏发现得早。很多银行APP现在能直接查简版报告,比跑人民银行方便多了。
最后一招是养成"信用洁癖"。水电燃气费别拖到催缴单,设置银行代扣最省心。用花呗白条这些工具时,控制在月收入的30%以内。最重要的是别当老好人随便担保,真要帮朋友可以适当借点钱,但别押上自己的信用。
信用社会说来就来,现在连共享单车押金都关联信用分。前几天看新闻,杭州有个菜市场都用上信用评分了,分数高的可以赊账买菜。咱们普通人可能不懂金融术语,但记住按时还钱、量入为出这八个字,就能护住安身立命的经济身份证。毕竟在这个时代,信用可比黄金还金贵。